今宵有酒须沉醉
石佛先生大步流星,跨进屋来。
神清气朗,目如闪电,发白如霜。稍作寒暄,欣然落座,即兴开场:今儿个真的天气暖,太阳亮,山转绿,水流长,柳翻碧,花枝密,更有燕儿忙……顿然一屋春光流转,那些先前睡意沉沉的桌椅帘幕,突然就苏醒过来,抖擞起精神、对世界睁大好奇的眼睛;先前冷冷清清、神情暗淡的瓜果,突然像抹了彩虹,一派赤橙黄绿,笑光灿然;尤其是“燕儿忙”这一句惹笑了一桌人,“燕子来时新社,梨花雨后清明”,燕子,恰是今天的女主人。
“春色遍芳菲,闲檐双燕归。还同旧侣至,来绕故巢飞。”石佛先生话题一转,又拿燕子的男同学、身边的陈先生打趣,说一桌人都沾了陈先生的光,才蹭到这顿饭。作为当然的主宾,他的风趣和幽默,再次激起满房间的笑涡。
“好啊,好啊……燕子,你很会邀人啊……春色两三分,故人五六个,喝几杯酒,叙些旧话……”石佛先生再次渲染起晚宴的气氛。他诗人的气质和语言,像吹皱一池碧水的和风,引人步入黄花遍地的原野……“暮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”花开红树,乱莺啾啼,草长平湖,白鹭掠飞,风日晴和的天气,最适合呼朋引伴,结队出游……不在田野、不在郊外又何妨,这新鲜欲滴的几句话,已把房间空气吹弄得绿意参差……春水碧于天,人意美焕焕,一年中最富于生气的季节来临了……
菜上齐,不待主人客套,石佛先生兴致勃勃,举起双掌,示意各位切莫动筷,他要亲自演示两道名菜吃法。一道是千张牛百叶火锅,牛百叶切细如菊花瓣,千张切如海带丝,热热乎乎地熬煮着,端上来汤已翻滚成乳白色,锅底下蓝火苗还贪婪地舔着,旁边数只小碟盛着葱花、香菜、红辣椒作料。石佛先生擎起乌木公筷,把千张丝和牛百叶拌匀,再放空面前白瓷小碗,取香菜、取葱花,才从火锅里夹出一大筷千张牛百叶搁于碗里,强调要带汤汁,要压得紧,方得诸料真味。接着取红辣椒点缀其上,色彩鲜艳妩媚,并不辣猛呛人,继而拌热干面般慢慢调匀,可以大快朵颐了,注意,一定要大口,大口,酣畅淋漓……有此一味,至少多喝三两酒,石佛先生自得其乐地大嚼,又语带殷勤地劝,眼光狡黠地瞧。菜式和吃法是他发明的,实践十年余,改进十年余,享受十年余,他吃得爽快利落,有模有样、神采飞扬。其他人却显得笨手笨脚,不是忘了将碗先放空,便是忘了佐料,或是忘了搅拌……他便摇头、叹气、满面惋惜。我依法品尝了两碗,味道醇厚、清爽,回味悠长,便酌着小酒,一杯,又一杯,破天荒地喝了好几杯……不多时,体热微汗,通体舒泰,恰如老残听白妞说书:“三万六千个毛孔,像吃了人参果,无一个不畅快。”另一道是椒盐干鱼。“这简单,下手即可”……伸手,拈起,嚼尽,吮一下拇指,意犹未尽,歪头侧目,神情美醉……我想笑不敢笑,试两次却失败——终究拘谨惯了,如何能旁若无人,抛下淑女样子,任性逍遥一回?可惜,做不到。石佛先生洒落奔放、自由自在的风姿,像他的文章、谈吐和书法,普通人学不来……
人生忽如寄,莫辜负茶、汤和好天气。这一晚,石佛先生谈兴很浓,像春天喝饱雨水的草木,有一种勃勃生长的旺盛。话题海阔天空,仿佛心灵中央有一个强大的无线电台,源源不断只管向外发射、发射……每一条都是金光大道:关于人生、社会、读书、创作、书法、乐器、电影、文艺评论……每条大道都是夏季的日子,热烈、欢欣、蓬勃、斑斓,像电影《阿凡达》里得了“巨人症”的奇幻花园,树木会发光,花草会说话;每条大道都气象万千,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“俯饮一杯酒,仰聆金玉章。神欢体自轻,意欲凌风翔”,蔬果鲜嫩,嘉宾满堂,纵横捭阖,宴飞清光。
2017年前,我与石佛先生并无交集。那时,我处江湖之远,他居庙堂之高。再往前推十年,我在一个乡村小学当校长,其时志向,如塞林格言,做个麦田的守望者,捉住往悬崖边狂奔的孩子,且矢志不渝……梦想是脆薄的水晶,经不起现实坚硬的碰撞……2009年春天,桃花漫天红的季节,外力改变了我人生的方向,此后又几经曲折,居然成了农林水利人……石佛先生从一众人群中看见我,是因我为他写讲话材料……也是因了这缘由,我得以接近他,了解他,并升华为仰望星空的敬仰。
其实,早在十年前,我就听说过石佛先生的大名。那时,本地一个不可一世的领导干部,提到他,突然眉毛、眼睛都小学生般毕恭毕敬起来,我暗暗称奇,心想,何等人物,能使彼人如此……2017年,听说他升任副市长,分管我们,局长司机先惊呼一声:狠人来了!接着绘声绘色,津津乐道一大串其人其事:狠角色,文化人,又很有人情味儿……司机咋咋呼呼,瞳孔里像点着两朵兴奋的火焰……对石佛先生,我虽早闻其名,但从未听人描述如此之多的细节,亦深感讶异……后来幸得机会,随他下乡,走风雨,亦走江山;看霹雳,亦看彩虹……亲感身受,别开一番洞天……他拼,却不蛮;猛,却不横;执,却不偏;急,却不乱;强,却通达……“吾观风雨,吾览江山,常觉风雨江山之外,别有动吾心者”。每次随石佛先生下乡或开会,都会有新感受、新收获,敬意便又深了一分。
诚然,如大多数职场中人所见,石佛先生有刚健勇猛的一面,那是沙场驰骋的英武风姿:“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”;是建功立业的胸襟抱负:“醉里挑灯看剑、梦回吹角连营”;是嫉恶如仇的鲜明爱憎:“举头西北浮云,倚天万里须长剑”……但根底里,他是诗人、作家,是有普世情怀的人文主义者。行走在稻菽千重浪的田野,他会叮嘱司机开得慢些、再慢些,别惊动田间觅食的鸟群;发现隐秘林子的捕鸟网,会立即打电话给管理部门:立即,马上,快制止;瞥见一棵栽歪或蔫蔫的树,顷刻间转移话题,要求浇水、养护、打支撑……“一松一竹真朋友,山鸟山花好弟兄”;如果能“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,我就不虚此生”……“心有猛虎,细嗅蔷薇”,诗人,是他最真实的气质。
石佛先生对人其实极好。你做得不好,他极严厉,不讲情面;做得好了,他极赞扬,不吝言辞;需助力,他极维护,不待求助。例子太多,仅我所见,也不胜枚举,在此只讲几个平常细节。某次下乡,县区负责人车停路边等候,司机“嗖”地窜过去,堂而皇之停在诸车前面。他立即火了,转头便训斥司机一顿。在他眼里,先来后到,依次停好便是,这样做派,是对基层不尊重。一行人走在砖头瓦砾的工地,他细心提醒:女士要小心些。一次例会,情况发生变化,他现场办公,讲话稿未用,结束时还特地对我说明,并非稿子不好。他讲话,最常听的一句,是“将人心比自心”……推己及人,尊重人性,官场中鲜矣!有人问我,我的材料究竟有何好处。我想想,讲了个庄子讲过的故事:徐无鬼与魏武侯聊天,魏武侯大悦而笑,女商奇怪追问,徐无鬼答复说,我不过是讲了人话罢了……我为他起草的稿子,不求华丽,不摘报章,就是一个爱民生的市长,在谈问题、想对策、说人话……中国也好,外国也罢,古代也好,当代也罢,什么时候把人当人看了,什么时候像人一样思考,那问题就迎刃而解!
高堂张灯,酒气清冽,石佛先生谈笑挥洒,意兴汪洋。谈起青年的得意之事,一次“夜半承明,留教视草”的策书经历;谈起通宵写作,“一日不读书,便言语乏味”的孜孜夜读;谈起闻鸡起舞、强身健骨的习武经历……他“上马能击贼,下马能草檄”的铿锵声调,习武之人精悍锐利的眼神,沙场月色淘洗的精短白发,渗透骨髓的坚毅自信,让我联想起叶嘉莹先生最推崇的词人辛弃疾。
毫无疑问,石佛先生是那种外在和内心都很强大的人,强大如巴尔扎克的手杖,能粉碎一切障碍。王小波在他四十岁的年纪,感慨世界上有两种人,一种是设置别人生活的人,一种是在别人生活里安之若素的人。世界,黑暗如斯,宇宙,空茫如斯,有几人能够逃脱?但石佛先生属于例外,他意志坚定、奋不顾身,捕捉了适合自己的一道光线,并为之奋斗、飞翔、创造,终于成就了个人独特的阳光世界。诚如他自己所言:“我一边始终忠实于自己的世俗角色,一边始终在各类世俗场景中将生活默默打量,一边辛苦的工作与生活,一边逐步建立起主观情感融于客观世界的精神向度。”“葵藿倾太阳,物性固莫夺”,世俗、事业、学问、胸襟,他达到了完美统一。
“若为知音见采,不辞遍唱阳春”。燕子举杯致敬,感谢石佛先生多年之前,举荐于她,此情此事,她知之甚晚,也就更加铭记于心。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”石佛先生素不饮酒,以茶代之。燕子问,头发何时白了?石佛先生笑起来,目光更加炯炯,充满习武之人的精气神。灯光下,霜发更加皎洁如月,好风好景,清景无限。我也举起杯去,在这个廓然无累的清明夜晚,在这个紫丁香花开的烂漫春天,向他满满地敬上一杯……
